
赛事场馆已完成多轮测试赛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广东、香港、澳门举行。
作为首届由粤港澳三地携手联合举办的全国性体育盛会,香港赛区的筹备进展情况备受瞩目。
围绕着全运会的赛事筹备工作,香港在硬件设施升级与软件服务优化方面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布局。
秉持“利用现有场馆、市场化运作、不扰民”的核心原则,不仅确保了赛事专业、有序地落地开展,还积极推动体育资源惠及民众。
硬件:确保场地高效转换
香港特区政府全运会统筹办公室主任杨德强介绍,香港以现有的体育场馆为基石,有条不紊地完成了赛事场地的筹备工作。同时,借助新设施的投入使用,全面提升了办赛的综合能力。
启德体育园,作为全运会核心场地之一,将承担手球、击剑、七人制橄榄球等多项重要赛事。这座斥资319亿港元、占地达28公顷的香港最大规模体育基建项目,自2025年第一季启用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亚洲杯足球赛外围赛。单场售票数量超过4.2万张,充分验证了其出色的运营能力。该场地的设计独具匠心,兼顾了专业性与灵活性。其核心场地采用“真草+保护板+人造草”的三层结构,能够快速实现赛事与商业活动的场地切换。目前,这里已顺利完成全运会多轮测试赛,为赛事期间场地的高效转换提供了坚实保障。
香港单车馆是场地自行车项目的理想举办地。作为香港首个符合国际自行车联盟(UCI)标准的室内场馆,其250米木制赛道弯道最大倾斜度达41.09度、直道最小倾斜度为12.4度。自2023年完成升级后,UCI认证有效期直至2029年12月。该场馆还可灵活转换为羽毛球场、排球场或篮球场,既满足了赛事需求,又兼顾了市民健身的多元需求。
粉岭高尔夫球场是全亚洲历史最为悠久的球场之一,其新球场与伊甸球场的部分球洞将承办全运会高尔夫项目比赛。这里亦是多站国际级赛事的指定场地。为了满足全运会与“香港高尔夫球公开赛”连续举办的需求,协会提前额外培育草皮,确保能够快速更换并将场地恢复至世界级水准。
软件:以商业思维办赛
在软件方面,香港从接待服务、市场化运作到体育推广等多个维度发力,力求赛事高效开展且紧密贴合民生需求。
接待安排凸显“便捷与安全”核心原则。目前,已明确香港国际机场、高铁西九龙站、港珠澳大桥、深圳湾口岸为四个指定出入境口岸,开设专属通道,确保赛事相关人员能够快速通关。同时,精选8家酒店提供住宿服务,从广东源头严格管控餐饮食材。从3万余名报名者中筛选出的1.6万名志愿者,已完成专业培训,即将被分配至赛场、酒店、口岸等各个岗位,为赛事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市场化运作实现了“轻包袱”办赛的目标。香港赛区获得香港赛马会4.5亿港元的独家赞助,中华电力、天星小轮、九龙巴士等机构也纷纷提供有力支持。港铁为运动员与媒体提供免费公共交通卡,进一步提升了出行的便利性。特许商品零售店增加至100个,广泛覆盖邮局、旅发局和咨询中心等场所。门票通过粤港澳统一线上平台发售,全运会8个竞赛项目门票已正式推出,残特奥会3个竞赛项目门票预计本月下旬发售。这种以商业思维办赛的模式,有效减少了对财政的依赖。
媒体服务为信息传递提供了高效保障。位于中山纪念公园体育馆的香港赛区主媒体中心已准备就绪,此外,各场馆还设有专属新闻中心,能够同步提供粤港澳三地赛事资讯,为全球媒体采访提供了极大便利。
协同:充分展示大湾区能力
在此次全运会筹备进程中,香港充分发挥桥梁之效,积极推动大湾区体育资源的联动整合以及人员之间的深入交流。
在跨境赛事方面,硬件衔接工作也做到了尽善尽美。本届全运会中,公路自行车赛和田径马拉松赛这两项赛事需要跨境举办。公路自行车赛从珠海启程,途经澳门,抵达香港后折返,全程长达230公里。该赛事是首次在港珠澳大桥举办,并且采用了先进的RFID技术,可实现“无卡通关”,运动员无需停车便能顺利完成6次口岸查验,极大地保障了赛事的流畅性。
在票务方面,采用“一个平台、三地购票”的创新模式,为大湾区观众观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杨德强表示,期望借助此次赛事构建大湾区体育长效合作机制,向国际社会充分展示三地的办赛能力,为未来吸引更多大型赛事筑牢基础。
目前,香港所负责的8个竞赛项目以及2个跨境赛事均已圆满完成测试赛。香港正以“简约、安全、精彩”的姿态,满怀热忱地迎接全运会的到来。
·延伸·
整合文旅资源香港要接住全运流量
随着第十五届全运会的脚步日益临近,香港正积极整合文化、体育与旅游资源,将赛事场馆、名胜古迹与文化场所有机融合,期望把握住全运会带来的发展机遇。
为了使来香港观看全运会赛事的游客能够进一步转化为文化与旅游的消费者,香港的各个景点与相关机构展开了积极且富有成效的合作。
全运会香港赛区的八个竞赛项目门票已开始发售,这些项目涵盖沙滩排球、男子手球、男子22岁以下组篮球、七人制橄榄球、高尔夫球、场地自行车、铁人三项以及击剑。
此外,香港在启德体育园零售馆、高铁西九龙站、湾仔入境事务大楼、香港旅游发展局九龙旅客咨询中心和邮局等地精心设立了特许商品零售店。同时,三家香港本地免费电视台和香港电台已获得赛事转播权,广大市民能够在电视上免费观赏精彩的赛事。
香港海洋公园希望凭借大熊猫使其成为访港游客打卡胜地。目前,香港海洋公园内共栖息着六只大熊猫,其中,盈盈于去年成为高龄初产大熊猫妈妈,诞下双胞胎加加和得得。
香港迪士尼乐园同样积极参与。2025年正值香港迪士尼乐园开园20周年,庆典活动将持续一整年。11月,除了20周年庆典相关活动外,还有万圣节活动,此外,迪士尼还推出两天连玩优惠及年卡折扣等举措,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
香港艺术馆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则为游客呈上了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香港艺术馆设有12个展厅,其藏品涵盖本地与国际元素,风格丰富多样。目前,馆内正举办闽学精舍展、香港艺术展、四大广场展等展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与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携手合作的结晶。馆内陈列着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慷慨借出的珍贵文物,设有“紫禁万象——建筑典藏与文化传承”等多个精彩纷呈的展览。
文并摄/本报记者褚鹏
统筹/李洋
倍顺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